关增铸艺术网·学术研究·文评摘录
山水画《民族魂》峰峦叠障,山石凝重险仄,江水明澈,正向溥杰先生为他题的“灵犀辉彩管,万象汇丹青”山重水复一泻千里,民族之气魄、江山之壮丽,谱写着时代强音。
摘自《关增铸评集》144页
《长城怀古》这幅作品,通过夸张的艺术处理,达到了予想的美学效果,即博大、精深,富有力度,诗意。
摘自《关增铸评集》155页
这种新奇,游漓传统现实为切入点使得疏密聚散、经营位置、布黑留白,趋变成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中国画构图,极富现代化意识。丰富了传统中国花鸟画、山水画的面貌,他把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巧妙的组合在一起。
摘自《关增铸评集》148页
作者艺术创作特点的形成正是他画外多方修养体现的,他不单纯是位画家,同时也是一位篆刻家、理论家。况且对北京民俗有一定的研究,又是“文化杂家”。
摘自《关增铸评集》160页
虽有画静荷者,往往都是以文字注解而说明。而关增铸先生却善以生灵的动态反衬荷塘之静,这种创作方法可以说是独特的。
摘自《关增铸评集》151页
作品通过柳叶统筹了整个画中的创作思想,即:清、静、远致的共融,达到诗意的体现,清静高远的突破。
摘自《关增铸评集》161页
力求体现其动感势感。在描写长城的大多作品中,多以平视,远视表现长城,而向关增铸先生这样以高仰视,深腑视并用体现长城的构图还是不多见的,因为这种构图从一个外视点出发,表现出一个远视点,从艺术处理上就是非常困难的。况且是在没有多余杂物衬托的雪景之中。
读关先生的画,不难看到他对中国画的探索与创新。1987年画的《一览江山千秋色》树是点,山为点,远处的山树合一,……借树出山,画法实在难得少见。
摘自《关增铸评集》16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