     
   写在文章前的话:认识曹世钦先生,是一次周怀民老师将我的《文集》送给他。(按道理,老师的朋友)我也应称他为曹老师。曹老师垂看我的小作,还写了篇评论文章。熟悉后,一般情况,我不太去打扰作学问的人家,每年我都通过寄一张自己作品印的“贺卡”慰问,联系一下感情,他每次也很快回寄一张“贺卡”。那年,他没有回信,我认为他可能忙,也没有理会。第二年我照常寄了“贺卡”,也没回,我一度误会了,现在的“名人”大都只收,不回信。这样,连续寄了两次(两年)也没有回音。打电话他家,也打不通,我便开车去看看这位老师,到了原住处,旧楼全拆了,一幢幢商厦拔地而起,给单位打电话,就听接电话的人问旁边的同志,“这人(曹先生)还在吗?”回话让我问老干部处,我电话又拨到那里,回答是曹先生去世大概四、五年了。唉,人怎么走得这么快。转眼的工夫又要到慰问的时候了,特借“文彧斋艺林网”将他著作图片,连同他的“遗作”评论文章回放表示怀念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·增铸·
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大街小巷皆学问※※※ ·曹世钦·※※※※※

  最近读了北京?朝华出版社新出版的《关增铸文集》。尽管书中收入了部份诗作,但绝大部份是散文。这些不拘一格的散文,偏重于叙事,而且行文不忘历史,让人时时有北京风味扑面而来的感觉。   

   作者自小在北京长大,对于老北京的风俗习惯与大街小巷,以及在解放后的诸多变化。一切都很熟悉,尤其是对于旧址、旧事、旧闻,与新址、新事、新闻,朴朴实实地写来,似与朋友聊家常,又自然,又细腻,又风趣。让人感到作者怀旧而不恋旧,怀昨天之旧正是为了赞今天之新。像《北京胡同的演变》、《鲁迅故居与鲁迅博物馆》、《豁口、茶馆、老舍与太平湖轶事》、《昔日的白塔寺庙会》等文章,都写得有声有色,时间演变清楚,地理环境的四时详尽,穿插了一些名人轶事,还有风俗与观念的更新,每逢涉及到人物,也不乏几笔形象的刻画。
  作者对于北京胡同的研究是下过功夫的,也有自己的见解,认为“应该说北京胡同是北京民俗文化的一部份”,“北京胡同研究是挖掘北京历史的很好资料”,“使它成为一部内容丰富的俗语大辞典”。作者在文章中就为这部“大辞典”作了一些注解,比如解释“绒线胡同”:“绒线,从广义上讲是小百货的意思,四、五十年代前,管卖针头线脑儿的叫绒线铺。”因为这些文章中有考察,有注解,有问有答,就有了知识性。也可以说,由于这类文章挖掘较深,视野开阔,所包含的知识性就很强。
  有趣味的是作者在《南朝四百八十寺与北京的寺庵》一文中,运用七言律诗形式把北京地区的寺庵编成一首178句的“排律”,每七字中写进三座寺名,如:“千佛观音慈恩寺,万善弥陀正觉寺”等等。这可说是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好方式。
  写昔日白塔寺的庙会,如同在绘一幅市井风俗画,从白塔寺的环境画起,一直画到许多店铺和小买卖,卖年画的,卖风筝的,说评书的,拉洋片的。路东路西,角角落落,全都描绘到了,细致之处让你见到了一些小人物的神态。读这样的散文,似乎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逛了一趟满有老北京味道的庙会。
  我曾想,作者在写这类文章之前,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去作考察的,能问到底尽量问到底,能写到深处尽可能把笔触深进去,因而我在读这些文章时,颇有点浏览北京历史“易知录”的感觉。
  这些散文的写法很活泼,夹叙夹议夹抒情。开头与结尾,比较随意。就行文来看,不追求雅兴,对于自己的实际感觉,有一说一,有二说二。看不到作者浪漫的激情夸张的语句,却能感受到作者深思低吟的那样一种情绪。从结构来看,谈不上严谨,文章的思想脉络却很清晰,如一泓山泉自由自在地流淌,忽儿分流,复又合拢,忽儿迭宕,水花飞溅。从含意上看,也谈不上多么深奥,但所叙所议所抒之情,也有值得琢磨之处,或者说有给人以启示之点。
  请看:“时至今日还有一种怪现象:有的把古庙拆掉,再盖仿古式的房子,结果不伦不类,群众说,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瞎耽误功夫吗?报纸还时常披露,一些个别地方富裕了,又重新建庙搞迷信。真是,有的要拆,有的要建,瞎折腾。”
  像这样随意讲来不加修饰的小议论,常常在叙述之中作为小插曲而出现的。如果说这是作者针对一种社会现象发出的感叹,那么,在有的文章中的议论,则是对人们心理的探讨,作者在《京味切糕与切糕王》中,借买切糕给饶头,很有趣地探讨了买与卖两个方面的心理活动。
  书中也有一部份是写艺术家的散文,像《刻竹艺术与范节庵先生》、《苦禅先生的绝笔》以及一些京俗人物,从不同人物的生活中选择不同的镜头,叙述加对话,就把人物形象介绍给读者了。
  作者关增铸同志是一位画家,写了一些关于谈论书画艺术的文章,其中为《当代中国画名家精萃》大型画册所作的序言,可说是这类文章中有代表性的一篇。除了介绍中国画的历史 之外,反复谈论到临摹与创造,强调创造性;主观与客观的关系,强调客观对主观的影响;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比较,不抹煞西方文化的长处,强调发扬本民族的艺术。作者在对历史艺术叙述之中流露出自己的观点,从利弊的反正比较之中表达了自己的倾向。
  还值得提到的是几篇游记,从眼前联想到万里之外,从今天联想到千年以上,作者都是怀着一颗民族的爱心去写的;过去不美的,今天变美了,过去美的,今天变得更美了。《京西龙门涧》、《燕山奇观》、《广州夜市》和《惊心动魄的成都风味小吃店》等,从视觉到嗅觉多方面体会的描写,把自然美、社会美、人情美都统一起来了。生活中的美又都是从平凡中去发现的,一旦发现了,也就为散文带来思想和艺术的升华。
  作者所运用的语言有自己的特色,书中多数文章口语化,想到哪儿写到哪儿,洋溢着生活气息,内含着一些哲理,有时还蹦出几句幽默俏皮话。恰似你在品尝老北京风味的小吃,有咀嚼头。
  读罢关增铸的散文,觉得他治学态度严肃认真,为文少有空话,内容扎实丰盈。从小胡同到大街,从城市到山沟,考察社会的变迁,追寻了社会前进的轨迹;从茶楼到酒肆,从街头到巷尾,那些写古衰今兴的文章,展示作者思想的历程,假设把这些文章当作一幅幅单独的画来看,那么合拢之后,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则是一轴社会生活的艺术画卷。

注:①本文原载1993年6月14日《北京日报》。
  原文收录在1996年出版的《关增铸评集》主编王其华(教授)。

  
曹世钦1929年生,河北冀县人。1945年9月1日参加工作。曾任北京日报副总编辑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
 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北京文艺学会副会长。出版版作品有诗集《塞上散诗》,散文集《杏花集》,文
   艺理论专著《谈散文写作》,散文集《情在南北》出版。他的不少作品被选入全国许多出版社出版的书
   籍之中。他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展出,并被许多报刊选用。


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

1.2.3.4.5.6.7.8.9.10.11.12.13.14.15.16.17.18.19.20.21. 点击数字进入页面  □第19期


设为首页 | 联系站长| 友情链接 | 请您留言
版权所有:北京文彧斋主办  信箱: wu_xiuh@163.com  电话:64715973  主持人:关彧娘
本网站备案:京ICP备06015457号 (2005-6-1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