;          雪夜泰山行·关增铸·


   我是第三次泰山之行,就这条路而言,已是轻车熟路。由北京驾车从早六 点行至中午,稍息会儿,直奔济南,一路上马不停蹄,车轮飞转。
 晚上八点左右,进入济南市交区,八百公里,行了十二个小时,紧接着赶往泰安,已是晚上 九点了。在秋末冬初去泰山,想占点天时、地利,择秋高气爽的季节,一饱眼福,欲览一 下“旭日东升”、“晚霞夕照”、“黄河金带”、“云海玉盘”的岱顶四大奇观。泰山素有 “ 五岳独尊”之神威;自秦朝,始皇帝御驾“升仙坊”,以後的历代君王竞相沓至而来,置地缭垣,据景建庙;冈阜筑墙,垒石修祠,以此发榜题名,镌碑立传,各朝各代,朝野内外都 有统领风骚人物,在这里借题发挥。时到今日还保留着不少名贤、墨客、文人、雅士寻古探 幽的诗文,挥毫咏叹的墨迹。沿途刻石遍布泰山大小角落,目不暇接。尊为“大字鼻祖”、“榜书之宗”的《经石峪金刚经》字迹逾千,字大如斗,镌於泰山“斗母宫”东北二里之 远山 峪溪床上,为现存摩崖刻石中规模最大者,壮观隽透。原刻书,无名氏,後人根据其书笔势 ,起止、顿挫、转折、圆缓,尚有隶书笔势,效果自然平度,高古脱尘俗,推断为北齐人所书的摩崖大字算是刻石书法中的一大奇观。泰山览胜,自古多名贤,遗墨遗诗,文章辞赋盖世绝伦,後有再述文章不少,敷陈衍续,多为窠臼,今在重复,实为累人眼目。
  我们打点安顿好,为赶第二天极顶的“日出”,星夜直奔岱顶。这次是两个人,第
一次夜 间爬山,黑灯瞎火,思虑万千,心中还真有些嘀咕。要说夜晚上山,倒是清静,话只是这么 说,不过自我宽慰罢了。一路风吹草动,黑影闪过,偶尔还听到几声猫头鹰叫,一惊一咤, 自讨刺激,自我镇静,我们奋力向顶峰挺进,想早一点进驻岱顶“借宿”。一是解一路疲劳 ;二是尽快脱离夜色山峦的险绝之区。当快接近“中天门”时,山上开始飘小雪花了,使我 们在筹箸中又增加一些难色。白天登泰山,竞相攀比,热闹非凡。现在飒然林空,小径萦回 ,古树柯干参天,树影婆娑,我们沿拾级而登,瞻前顾後好象步入秃坡历谷,自找苦吃。
  到了“中天门”前面出现三个黑影,忽高忽低,很有节奏,缓缓移动,山坡上已飘了薄薄一 层雪花,对突如其来的发现,使我们有点胡思乱想,听说过喜玛拉雅山“雪人”也听讲过高 加索山“雪人”,可没听说泰山有过“雪人”,我们有些吃惊、紧张、警惕、疑惑。但是又 想弄个清楚,眼下需要的是自我鼓起勇气,什么防御的东西也没地儿找去。我们沿着山边石 阶,加快速度,在我们视线达到的地方,已经看清楚了,虚惊一场,自感惭愧。前面不远的 是三位老大娘,她们每走几层台阶,就跪下来,嗑一个头,她们的动作很认真,我和一起来 的朋友说,他不象城市人,因她们用粗布拢着头而全是“小脚”。年龄大的八十七岁,最 小的七十一岁。听了我们直咋舌!她仨个人结伴而行,头天开始上的山,这样一算在泰山路 上走了好长一段时间了。我和她们简单聊了聊,她们回答得很朴实,心中好象有一种什么力 量,说话很自信,对人生也很乐观。我们在後面饶有兴趣的慢慢跟了一段路。她们对我们这 种好奇,无所顾及,都夜里一点多了,依然每走几步,跪下嗑一个头,反复如此。看来,什 么六十分钟一小时,一天二十四小时,在她们心里好象没有这个概念,可我们是要赶到天亮 到山顶便加快了步伐。这一路,纯粹有些累糊涂了,似梦非梦,象夜游神,回头来,再看看 这三位老太太,依然如故,没有紧张、没有惧怕,我想她们心里充满善良和虔诚。
  这个突如其来的“事件”使我们清醒多了,思想一下子也轻松多了。这时雪不下了,夜里三 点左右到达日观峰临时在招待所休息两个多小时,老早就爬了起来,登上“拱北石”。前两 次是时间已过没赶上“日出”,就是天气不好。总之,运气不好,这次亲眼所见,名不虚传 ,真是不枉此行。
  别人爬泰山,感觉如何,我不太清楚,我们几次都是一步一个脚印,路从脚底下踏过,能溜 达的地方,我们仗的身体好尽量溜达到。我到达“对松亭”抬头向上望着几乎直上直下通往 南天门的石阶,愁的两腿象绑上了称砣,脚底发沉,腿肚子直打晃,每迈一个台阶,就象个 机器人一样,横过身来,抬起僵硬似的大腿,一看在场的人,没有一个雄赳赳,气昂昂的, 累的什么模样子的都有,真可笑,但,绝对谁也不会笑话谁。
  听说近年上泰山,可以乘座缆车从中天门直升南天门,那可真够福气的。那时,要是有这种 上山的捷径,我们也不至於爬完泰山,让这两条腿一个礼拜都转不过来筋儿。爬上泰山,也象人生旅途,这边风景独好;这里有大自然中最为壮观的云海,最为美丽的日出。但是,不是每人爬上泰山都能得到美妙瞬间的享受。这需要人的坚强毅力,勇气和信心。在征服泰山 路 上的苦、累、酸、辛,都会“品味”到。人只有这样,生活才充实,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, 增加克服困难的力量。当你把辛勤和汗水抛向大地,大地和自然才以博大胸怀给你所付出的 努力,享有的美好的愿望。那时,尽管很累很累,但很幸福。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九九零年元月於北京西郊三境寒舍

注:原文摘自1992年版《关增铸文集》北京朝华出版社出版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1.2.3.4.5.6.7.8.9.10.11.12.13.14.15.16.17.18.19. 点击数字进入页面  □第12期


设为首页 | 联系站长| 友情链接 | 请您留言
版权所有:北京文彧斋主办  信箱: wu_xiuh@163.com  电话:64715973  主持人:关彧娘
本网站备案:京ICP备06015457号 (2005-5-12)